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胸闷胸痛、心律失常、全身乏力、心功能不全、休克等。
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常见心前区压迫感或钝痛,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心肌炎症导致心肌细胞水肿坏死,刺激心脏神经末梢引发疼痛感。部分患者疼痛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持续时间更长且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
约80%患者会出现心悸、心跳漏搏感,心电图可显示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异常。病毒直接侵袭心肌传导系统,导致电信号传导紊乱,严重者可发生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
患者常主诉异常疲劳,轻微活动即气促。心肌收缩功能受损导致心输出量下降,组织器官供氧不足。伴随症状包括食欲减退、低热等病毒感染的非特异性表现。
病情进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室扩大、射血分数降低。心肌广泛炎症导致泵血功能失代偿,需警惕暴发性心肌炎可能。
暴发型患者会突发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心源性休克症状。心肌大面积坏死使心脏泵血功能急剧恶化,属于急危重症,病死率可达70%以上。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恢复期可逐步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饮食宜选择低盐、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注意监测心率血压变化,出现呼吸困难或持续胸痛应立即就医。疫苗接种可预防部分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