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如何护理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感染预防、营养支持、呼吸监测及心理安抚五个方面。
术后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轻拭伤口周围皮肤,避免摩擦或抓挠。切口出现红肿渗液需立即就医。胸骨愈合期需使用专用束缚带固定,防止剧烈哭闹导致胸骨移位。
术后三个月内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触婴儿前需严格洗手消毒。定期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需排查感染。疫苗接种需根据心功能恢复情况调整,避免使用减毒活疫苗。
母乳喂养者需增加母亲蛋白质摄入,配方奶喂养可选择高热量专用奶粉。少量多餐喂养,单次奶量不超过120毫升。术后两周内每日体重增长应达15-30克,营养不足时可添加母乳强化剂。
睡眠时保持半卧位,监测呼吸频率与节律。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扇动或口唇青紫需吸氧处理。每日进行翻身拍背护理,痰液黏稠者可配合雾化吸入。
术后疼痛期可通过襁褓包裹、安抚奶嘴缓解焦虑。母亲多进行肌肤接触,播放白噪音减少环境刺激。建立规律作息,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
术后半年内需维持室内温度24-26℃,湿度50%-60%,每日通风两次。衣物选择前开式纯棉材质,避免压迫胸廓。康复期可进行被动肢体运动,每日3次,每次5分钟。定期复查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随访一次。饮食逐步添加高铁米粉、肝泥等辅食,避免过早引入易过敏食物。注意观察活动耐力,出现喂养困难、多汗、生长迟缓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