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呼吸内科编辑 医言小筑
14次浏览

关键词: #呼吸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呼吸急促、肺部湿啰音及多器官功能障碍。该症状发展按严重程度可分为早期代偿期、进展期和终末期。

1、呼吸困难:

早期表现为突发且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患者常描述为"喘不上气"。这种呼吸困难在平卧时加重,吸氧难以缓解,与普通气喘不同,多伴随焦虑和窒息感。听诊可发现双肺呼吸音减弱,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显著下降。

2、低氧血症:

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常规氧疗效果不佳。由于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氧气无法有效进入血液,即使吸入高浓度氧气仍难以纠正。严重时可出现口唇及四肢末梢紫绀,需通过血气分析确诊。

3、呼吸急促:

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钟,呼吸浅快且费力。患者为代偿缺氧会不自主加快呼吸,但效率低下。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呼吸肌疲劳,表现为胸腹矛盾运动,此时需警惕呼吸衰竭。

4、肺部湿啰音:

听诊可闻及广泛湿啰音,X线显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这是由于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蛋白性液体渗出,形成肺水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后期可出现"白肺"征象。

5、多器官衰竭:

终末期可并发休克、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持续缺氧和炎症反应导致全身器官损伤,表现为少尿、意识障碍、血压下降等。实验室检查可见乳酸升高、转氨酶异常、血小板减少等指标恶化。

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半卧位改善通气。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流质,避免过饱增加膈肌负担。可进行被动肢体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但需严格监测血氧变化。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出现意识改变或尿量减少应立即就医,机械通气期间需注意口腔护理和心理疏导。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