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胆固醇偏高怎么回事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73次浏览

关键词: #胆固醇 #血清

血清总胆固醇偏高可能由饮食结构失衡、缺乏运动、肥胖、遗传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1、饮食结构失衡:

长期摄入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等,会直接升高血清胆固醇水平。建议减少红肉摄入,增加深海鱼类、豆制品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日烹调油控制在25克以内。

2、缺乏运动:

运动不足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减缓。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

3、肥胖因素:

内脏脂肪过多会促进肝脏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超过24者,每减轻1公斤体重可使总胆固醇下降0.05mmol/L,腰围男性应控制在90厘米以下,女性85厘米以下。

4、遗传因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常表现为LDL受体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总胆固醇超过7.5mmol/L。此类人群往往伴随肌腱黄色瘤、早发冠心病等表现,需进行基因检测确诊。

5、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降低LDL受体活性,使胆固醇清除率下降30%-50%。患者通常伴有怕冷、乏力等症状,血清TSH检测可辅助诊断,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原发病。

日常需保持膳食纤维每日摄入25-30克,可选用燕麦、魔芋等食物;限制反式脂肪酸摄入,避免油炸食品;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脂质代谢;每周2次力量训练可增强降胆固醇效果;定期检测血脂四项指标,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查1次。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mmol/L以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