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的危害揭晓 认清乳糖不耐受的3个危害

乳糖不耐受可能导致腹泻、腹胀和营养不良。乳糖不耐受的危害主要有消化系统不适、营养吸收障碍和生长发育受限。
乳糖不耐受者摄入乳制品后,未被分解的乳糖在肠道内发酵产气,刺激肠蠕动加快。典型表现为进食乳制品3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腹部绞痛、肠鸣音亢进、水样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因电解质紊乱出现乏力。建议选择无乳糖牛奶或服用乳糖酶补充剂。
长期回避乳制品可能导致钙质与维生素D摄入不足。乳糖不耐受人群的骨密度较常人低32%,儿童患者易出现佝偻病样改变,中老年患者骨质疏松风险增加1.8倍。可通过食用深绿色蔬菜、豆腐等替代补钙,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制剂。
婴幼儿乳糖不耐受若未及时干预,持续腹泻可造成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临床数据显示重度患儿身高体重常低于同龄儿童15百分位,认知发育延迟发生率高达40%。建议改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并定期监测生长曲线。
乳糖不耐受人群应建立阶梯式饮食管理方案,从完全回避过渡到耐受量测试。每日可尝试摄入50毫升酸奶等发酵乳制品,其乳糖含量较普通牛奶降低75%。同时保证每日晒太阳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每周进行3次抗阻力运动维持骨密度。外出就餐时注意预包装食品中的乳清粉、酪蛋白酸钠等隐藏乳糖成分,随身携带乳糖酶制剂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