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儿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23次浏览

关键词: #结核 #小儿

小儿结核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传染源、营养不良、疫苗接种不全及生活环境拥挤潮湿。

1、免疫力低下: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或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时,更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合并艾滋病等疾病也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以增强体质。

2、接触传染源:

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通过飞沫传播的结核杆菌可经呼吸道进入儿童体内。家庭成员或集体生活环境中存在未经治疗的结核患者时,儿童感染概率提高5-10倍。隔离传染源和规范治疗患者是关键预防措施。

3、营养不良:

缺乏蛋白质、维生素A/D及微量元素锌会削弱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使结核杆菌更易定植。长期挑食、慢性腹泻或贫困地区儿童属于高危人群。改善饮食结构,增加乳制品、鱼类和深色蔬菜摄入有助于预防。

4、疫苗接种不全:

未规范接种卡介苗的儿童缺乏特异性免疫保护,我国研究显示未接种者发病率是接种者的3.8倍。疫苗保护期约10-15年,接种后局部溃疡属正常反应。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应完成初种,7岁和12岁需加强免疫。

5、环境因素:

居住空间通风不良、潮湿阴暗的环境有利于结核杆菌存活,人均居住面积小于4平方米的家庭发病率显著增高。学校、孤儿院等集体场所人员密集时更易暴发流行。保持每日通风3次以上,每次30分钟可有效降低风险。

预防小儿结核需多维度干预,保证每日摄入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日照时间。注意观察儿童是否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低热、盗汗或体重下降,确诊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规范治疗。家庭成员应同步接受结核筛查,患者衣物餐具需单独消毒,居所定期紫外线照射可杀灭环境中的结核杆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