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骨折是打钉子还是关节置换

髋部骨折通常根据患者年龄、骨折类型及健康状况选择内固定术或关节置换术。年轻患者、骨折线稳定的多采用内固定术,高龄患者、骨折严重或合并骨关节炎的多建议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通过金属螺钉、钢板等器材将骨折端复位固定,适合股骨颈骨折未移位或经颈型骨折的患者。该方式能保留自身关节,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康复周期相对较短。但存在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风险,尤其对骨质疏松严重的老年患者效果可能不理想。术后需严格避免早期负重,通常需要辅助行走器保护一段时间。
关节置换术分为半髋置换和全髋置换,适用于高龄、骨折严重移位或合并骨关节炎的患者。该手术直接替换损坏的关节面,能快速恢复行走功能,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人工关节使用寿命可达多年,但存在假体松动、感染等风险。术后第二天即可在助行器辅助下床活动,适合身体基础较差、需尽快恢复活动的老年群体。
无论选择哪种手术方式,术后均需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早期以肌肉等长收缩、关节被动活动为主,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和负重训练。营养支持重点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D和钙质,促进骨骼愈合。定期复查X光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异常疼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长期需预防跌倒,加强平衡能力锻炼,控制骨质疏松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