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检查可以查出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养生编辑 医学科普人
24次浏览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可通过症状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及功能检测等方式诊断。肠易激综合征通常由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道菌群失调、精神心理因素及食物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1、症状评估

医生会详细询问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的持续时间与特征。罗马IV标准是诊断肠易激综合征的核心依据,要求腹痛反复发作且与排便相关,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且近3个月符合标准。患者需记录排便频率、粪便性状(布里斯托粪便量表评估)及伴随症状。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排除炎症性肠病,粪便隐血试验和钙卫蛋白检测有助于鉴别器质性病变。甲状腺功能检测可排查甲亢或甲减导致的肠功能紊乱,乳糖氢呼气试验能识别乳糖不耐受。必要时需检测血清学标志物如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以排除乳糜泻。

3、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观察肠道蠕动情况并排除胆囊疾病,X线钡剂灌肠能显示结肠结构异常。CT或MRI主要用于排除肿瘤、克罗恩病等器质性疾病,结肠传输试验通过标记物追踪评估全结肠传输功能。

4、内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结肠黏膜并取活检,排除结肠炎、息肉或肿瘤。胶囊内镜适用于小肠病变筛查,胃镜检查可鉴别上消化道疾病。内镜下黏膜活检对显微镜下结肠炎有确诊价值。

5、功能检测

肛门直肠测压评估直肠感觉阈值和排便协调性,球囊扩张试验检测内脏敏感性。氢呼气试验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胃肠电图记录消化道电活动节律。心理评估量表可识别焦虑抑郁等共病因素。

诊断肠易激综合征需结合症状与排除性检查,建议患者避免高FODMAP食物,规律进食并记录饮食日记。适度运动如步行或瑜伽可调节胃肠蠕动,认知行为疗法对缓解症状有帮助。若出现体重下降、夜间腹痛或血便等报警症状需立即复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