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患者需要用呼吸机

呼吸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7次浏览

关键词: #呼吸

需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主要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神经肌肉疾病导致呼吸衰竭等。呼吸机通过机械通气帮助患者改善氧合和通气功能,适用于自主呼吸无法满足机体需求的情况。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可能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此时无创呼吸机可帮助改善通气。常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配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费力、口唇发绀等症状,需监测血气分析调整参数。

2、重症肺炎

重症肺炎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时需及时使用呼吸机支持。病毒性或细菌性肺炎可能引发肺实变和氧合障碍,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择抗生素如莫西沙星片、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同时进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设置合适呼气末正压。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因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常需有创机械通气。采用小潮气量通气联合适当呼气末正压,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可能与严重感染、创伤等因素有关,需针对原发病使用乌司他丁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夜间需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该病与上气道塌陷有关,表现为夜间反复呼吸暂停、白天嗜睡。通过睡眠监测确定压力滴定值,长期使用可改善认知功能和心血管并发症,需配合减重和体位调整。

5、神经肌肉疾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等神经肌肉疾病晚期可能导致呼吸肌无力。当最大吸气压低于60cmH2O或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时,需启动无创或有创通气支持。需注意呼吸道分泌物清理,预防误吸和肺部感染,可使用氨溴索注射液帮助排痰。

呼吸机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通气效果和并发症,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压伤等。患者及家属应接受设备使用培训,掌握报警处理方法和气道管理技巧。长期使用者需注意口腔护理和营养支持,避免干燥和误吸。建议保持环境湿度,遵医嘱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