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酸痛还要继续锻炼吗

肌肉酸痛时是否继续锻炼需根据酸痛程度决定,轻度酸痛可适当降低强度继续锻炼,严重酸痛或伴随肿胀时应暂停锻炼。
运动后肌肉酸痛多为延迟性肌肉酸痛,与肌纤维微损伤和炎症反应有关。轻度酸痛通常在运动后24-48小时出现,表现为局部肌肉紧绷感或轻微压痛,此时可通过低强度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如慢跑、游泳等,运动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有助于加速乳酸代谢和肌肉修复。锻炼前应充分热身5-10分钟,重点拉伸酸痛部位,运动中避免重复刺激相同肌群,可交替进行上肢和下肢训练。
若酸痛程度影响日常活动,或伴随关节红肿、发热等炎症表现,需立即停止锻炼。这种情况可能提示肌肉拉伤或肌腱损伤,继续运动会加重组织撕裂风险。建议采用RICE原则处理:休息48-72小时,疼痛部位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用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超过72小时无缓解或出现淤青、关节活动受限时,需排除韧带断裂或应力性骨折等损伤。
运动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可适量摄入含钾、镁的香蕉或坚果。蛋白质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1-1.5克计算,优先选择乳清蛋白、鸡蛋等易吸收的优质蛋白。睡眠时间保证7-9小时,深度睡眠阶段生长激素分泌量增加,有助于肌肉组织修复。初次尝试新运动项目时,建议采用阶梯式强度递增法,每周训练量增幅不超过10%,给肌肉充分适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