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饮食应注意什么

肝纤维化患者饮食应注意低脂、优质蛋白、适量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及低盐原则,避免酒精、高脂食物、加工食品和霉变食物。饮食调整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改善肝功能。
肝纤维化患者需减少动物脂肪和油炸食品摄入,每日脂肪总量控制在40-50克。优先选择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避免猪油、黄油等高饱和脂肪。高脂饮食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诱发脂肪肝进展。
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1-1.2克蛋白,以鱼肉、鸡胸肉、蛋清、豆制品为主。肝硬化期需选择易消化的乳清蛋白粉。蛋白质缺乏可能影响肝细胞修复,但过量摄入会增加血氨风险,晚期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调整。
重点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每日摄入300克深色蔬菜和200克低糖水果。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降解,维生素E能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复合维生素片剂,但避免过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每日食盐量不超过3克,腹水患者需限制在1-2克。避免腌制食品、酱料等高钠食物,烹饪使用限盐勺。合并腹水时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000-1500毫升,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钠盐过量可能加重水钠潴留和门静脉压力。
绝对戒除酒精饮品,避免发霉花生、玉米等含黄曲霉毒素食物。慎用动物肝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不吃生鱼片等可能携带寄生虫的食品。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诱发消化道出血,需严格控制摄入。
肝纤维化患者应建立规律少食多餐模式,每日5-6餐减轻肝脏负担。食物需充分烹煮至软烂易消化,避免过硬、过热或过冷饮食。定期监测肝功能、血氨等指标,出现食欲减退或腹胀加重时及时就医。可配合中医食疗方案,如枸杞山药粥、茯苓薏米汤等药膳辅助调理,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