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褥疮是怎么回事

生褥疮可能由长期受压、皮肤潮湿、营养不良、血液循环障碍、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减轻局部压力、保持皮肤干燥、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血液循环、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褥疮是皮肤及皮下组织因持续受压导致的缺血性损伤,常见于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人群。
皮肤持续受压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组织缺氧坏死。常见于骶尾部、足跟等骨突部位。需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使用减压垫或气垫床分散压力。若已形成溃疡,需清创后外用康复新液促进愈合,或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
汗液、尿液等刺激会削弱皮肤屏障功能。失禁患者需及时清洁并涂抹氧化锌软膏隔离潮湿,选择吸湿透气的护理垫。合并真菌感染时可联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同时保持室温25℃左右以减少出汗。
低蛋白血症会延缓伤口修复。建议每日摄入1.2-1.5g/kg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必要时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维生素C缺乏可口服维生素C片,锌不足需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
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会加重局部缺血。需监测血糖血压,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改善微循环。对淤血红润期褥疮,可局部喷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促进修复。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会导致创面化脓。深部感染需口服头孢呋辛酯片,严重者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清创后可用碘伏消毒,坏死组织较多时配合使用糜蛋白酶注射液湿敷。
预防褥疮需多维度管理,每日检查皮肤情况,使用软枕保护骨突部位,床单保持平整无皱褶。营养摄入应保证足够热量与蛋白质,贫血者补充硫酸亚铁片。适度被动活动肢体促进血液循环,大小便后及时清洁。若出现皮肤发红不退或破溃,应立即就医避免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