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的固定方法

肋骨骨折可通过胸带固定、胶布固定、手术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镇痛治疗等方式处理。肋骨骨折通常由外力撞击、骨质疏松、肿瘤转移、病理性骨折、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
胸带固定适用于单纯性肋骨骨折,通过弹性绷带环绕胸部施加适度压力,限制骨折端移动。胸带需覆盖骨折部位上下两肋,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固定期间需观察皮肤是否出现压疮或呼吸受限,每日可短暂松开清洁皮肤。胸带通常需持续使用3-4周,配合腹式呼吸训练可减少肺部并发症。
胶布固定多用于单根肋骨中段骨折,采用宽胶布自健侧向患侧呈叠瓦状粘贴,范围需超过骨折处上下各两肋。粘贴时患者需深呼气使胸廓处于最小状态,胶布末端固定于脊柱旁。该方法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或限制呼吸幅度,现已逐渐被胸带替代。胶布需每周更换,若出现皮肤瘙痒或水疱应立即拆除。
手术内固定适用于多根多处骨折伴浮动胸壁或合并血气胸的情况。常用钛合金接骨板或记忆合金环抱器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术中需避开肋间神经血管束。术后需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24-48小时,使用头孢呋辛钠注射液预防感染。手术能显著改善胸廓稳定性,但存在术中出血、术后钢板移位等风险。
外固定支架用于开放性骨折或严重胸壁塌陷病例,通过经皮穿刺将固定针植入骨折两端肋骨,外部连接调节支架。该方法可维持胸廓容积并允许呼吸运动,但存在针道感染风险,需每日用碘伏消毒针眼。支架需维持6-8周,拆除前需X线确认骨痂形成。
镇痛是肋骨骨折管理的重要环节,可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或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肌注。严重疼痛可实施肋间神经阻滞,使用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进行多点注射。充分镇痛能改善呼吸功能,预防肺不张和肺炎。使用阿片类药物需监测呼吸频率,避免抑制咳嗽反射。
肋骨骨折固定后应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和突然转身动作。恢复期可逐步进行深呼吸训练和上肢伸展运动,2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及接触性运动。饮食需增加富含钙质的牛奶、豆腐等食物,配合维生素D3滴剂促进骨愈合。定期复查胸片观察骨折对位情况,若出现发热、呼吸困难或疼痛加剧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