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疝修补术后如何护理

腹腔镜疝修补术后可通过伤口护理、饮食调整、活动管理、疼痛控制和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腹腔镜疝修补术通常由腹壁薄弱、腹压增高等因素引起,术后可能出现伤口渗液、局部肿胀等症状。
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污染。伤口敷料应定期更换,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若使用可吸收缝线通常无须拆线,非吸收缝线需在医生指导下拆除。术后1-2周内禁止盆浴或游泳,淋浴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
术后6小时内需禁食,之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食。早期宜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后期增加鸡蛋羹、鱼肉等优质蛋白促进修复。避免辛辣刺激、易产气食物如豆类,减少腹胀风险。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预防便秘。
术后24小时内需卧床休息,之后可逐渐恢复轻度活动。2周内避免提重物、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站立,防止腹压增高导致复发。建议使用腹带支撑伤口,但每日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术后1个月经评估后可恢复正常活动。
术后轻微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若出现持续剧痛或镇痛药无效,需警惕血肿或感染。冰敷可减轻局部肿胀,每次不超过20分钟。避免自行调整止痛药剂量,慢性疼痛患者需复诊排除补片排斥反应。
术后1周需门诊评估伤口愈合情况,1个月复查补片位置及腹壁强度。若出现发热、呕吐或疝囊再次突出等异常,应立即就医。长期随访中需控制慢性咳嗽、便秘等腹压增高因素,肥胖患者需制定减重计划。术后3-6个月避免高强度腹肌训练。
腹腔镜疝修补术后3个月内需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睡眠时可垫高头部减轻腹部张力。日常应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促进胶原合成,适当补充乳制品预防骨质疏松。术后恢复期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均应及时联系主刀医生,不建议自行使用中成药或保健品干预恢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