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性肝炎的危害

关键词: #肝炎
关键词: #肝炎
爆发性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可导致肝功能迅速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爆发性肝炎的危害主要有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肝肾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爆发性肝炎可导致肝脏解毒功能严重受损,血液中氨等毒性物质积累,影响大脑功能。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行为异常、嗜睡甚至昏迷。肝性脑病需通过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药物降低血氨,严重时需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
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器官,爆发性肝炎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表现。需及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必要时输注血小板。
爆发性肝炎可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出现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等表现。这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肾血管收缩等因素有关。治疗需在维持循环稳定的基础上,使用特利加压素等药物改善肾血流。
爆发性肝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严重感染,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败血症等,可导致感染性休克。需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同时加强支持治疗。
随着病情进展,爆发性肝炎可引发心、肺、脑、肾等多个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治疗需在重症监护下进行器官功能支持,必要时考虑肝移植。
爆发性肝炎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家属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尿量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逐步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等,适当补充维生素,避免劳累和饮酒,定期复查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