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何了解产后抑郁症

分娩期编辑 医颗葡萄
68次浏览

关键词: #抑郁症 #抑郁

产后抑郁症可通过观察情绪变化、身体症状、行为异常、认知功能下降、社交退缩等方式识别。产后抑郁症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心理压力、睡眠不足、家庭支持不足、既往精神病史等因素有关。

1、情绪变化

产后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持续情绪低落易怒或焦虑,可能无故哭泣或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这些情绪波动与产后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有关,尤其是雌激素和孕酮的快速变化会影响大脑神经递质平衡。家属需注意产妇是否出现对婴儿过度担忧或情感疏离的表现。

2、身体症状

患者可能伴随顽固性失眠或嗜睡、食欲显著改变、不明原因的身体疼痛等躯体化症状。这些表现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相关,部分产妇会出现心悸、头痛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建议记录每日饮食和睡眠情况以便医生评估。

3、行为异常

典型表现包括照顾婴儿能力下降、回避社交活动、生活自理困难等行为改变。这与前额叶皮层功能受损导致的执行功能障碍有关,严重者可能出现伤害自己或婴儿的强迫性念头。家长应协助完成育儿事务并移除危险物品。

4、认知功能下降

常见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决策困难等认知症状,与海马体体积缩小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降低相关。产妇可能反复出现自责或无价值感等负面思维,建议通过简单记事本记录待办事项减轻认知负荷。

5、社交退缩

表现为拒绝亲友探视、回避沟通、对伴侣情感冷漠等社交障碍,这与杏仁核过度激活导致的社交恐惧有关。长期隔离会加剧抑郁程度,家属应保持每日15-30分钟的非育儿话题交流,但避免强迫社交。

产后抑郁症的日常护理需保证每天6-8小时分段睡眠,适当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和坚果。每周进行3次30分钟以上的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建议家人共同参与育儿并定期陪同产妇进行心理咨询,避免单独使用电子设备过度筛查症状信息。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症状时应及时至精神心理科就诊,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舍曲林片、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