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粽子?医生提醒:吃前注意4点,别自己害了自己

内分泌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15次浏览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人

端午节快到了,满街飘着粽叶香,糖友们是不是又爱又怕?其实掌握这几个诀窍,糖尿病人也能安心享受传统美味。

一、糖友吃粽子的4个关键点

1、优选杂粮粽

糯米升糖指数高达87,但用黑米、糙米、燕麦等杂粮替代部分糯米,升糖速度能降低30%以上。建议选择杂粮占比超过50%的粽子,口感更扎实还富含膳食纤维。

2、控制食用量

普通粽子建议每次不超过50克(约1/3个),相当于15克碳水化合物。可以搭配血糖仪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找到适合自己的安全分量。

3、调整进食顺序

先吃半碗绿叶蔬菜垫底,再吃蛋白质食物(如鸡蛋、豆腐),最后吃粽子。这种进食顺序疗法能让血糖峰值降低1-2mmol/L。

4、搭配降糖食材

用肉桂粉代替白糖蘸食,其中的多酚类物质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或者搭配一杯绿茶,茶多酚可以抑制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

二、这3种粽子要警惕

1、咸蛋黄肉粽:1个热量超500大卡。

2、豆沙粽:看似健康实则含糖量惊人。

3、水晶粽:用麦芽糖浆制作,升糖速度堪比白糖。

三、特别注意事项

1、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要精确计算碳水化合物含量。

2、胃肠功能差的糖友要控制糯米摄入量。

3、血糖波动大时建议暂时忌口。

记住这些技巧,端午节就能既享受美味又不担心血糖飙升。建议糖友们提前准备血糖监测仪,在尝试新食物时做好记录,慢慢找到最适合的饮食方案。健康管理从来不是一味禁止,而是学会与食物智慧共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