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免疫力、接种疫苗、及时隔离治疗等方式预防。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于儿童,表现为发热、咽痛、口腔疱疹等症状。
勤洗手是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重要措施,尤其是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定期对儿童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或煮沸消毒。
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在疾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若家庭成员患病,应做好隔离措施,患者使用过的物品需单独清洗消毒。
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维生素等营养素,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保证充足睡眠,儿童每天睡眠时间应在10小时以上。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避免过度劳累。可遵医嘱适当补充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
目前已有针对部分肠道病毒的疫苗,如EV71型灭活疫苗可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建议适龄儿童按计划接种疫苗。疫苗接种后仍需注意其他预防措施,因疱疹性咽峡炎可由多种病毒引起。
一旦出现发热、咽痛、口腔疱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确诊患者应居家隔离治疗,避免传染他人。治疗期间注意休息,多饮水,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干扰素喷雾剂等抗病毒药物,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缓解症状。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需要长期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应教育儿童养成正确洗手习惯,注意饮食卫生。疾病高发季节可适当减少集体活动,保持室内通风。若周围出现病例,可考虑预防性服用板蓝根颗粒等中成药,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