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可出现哪些并发症

胫腓骨骨折可能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创伤性关节炎、骨折延迟愈合、深静脉血栓、感染等。骨折后局部血管神经损伤、长期制动、伤口污染等因素均可诱发上述并发症,需通过早期康复训练、抗凝治疗、定期换药等措施干预。
骨折后出血或肿胀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升高,压迫血管神经引发剧烈疼痛、感觉异常。可能与骨折严重移位、外固定过紧有关,表现为患肢苍白、无脉。需紧急行筋膜切开减压术,术后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减轻水肿,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关节面复位不良或软骨损伤导致关节负重异常,后期出现关节僵硬、活动疼痛。多因骨折线累及踝关节或膝关节面,伴随关节肿胀变形。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改善润滑,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炎症,后期需关节镜清理术。
局部血供不足或固定不稳定时,骨折端超过3个月未愈合。常见于开放性骨折或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异常活动伴压痛。需调整固定方式,联合使用接骨七厘片促进骨痂形成,注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刺激成骨。
长期卧床导致下肢血流缓慢,形成血栓后出现小腿胀痛、Homans征阳性。高龄、肥胖患者风险较高,可能伴随皮肤温度升高。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穿戴医用弹力袜,定期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
开放性骨折污染或术后伤口护理不当引发,表现为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体,伴随体温升高。需细菌培养后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局部使用银离子敷料,严重时行清创引流术。
骨折后应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早期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营养补充注重钙质与优质蛋白摄入。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情况,发现异常疼痛或肿胀加剧时立即就医。康复期逐步增加负重训练,避免过早剧烈运动导致内固定失效,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