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奶胀及解决方法

分娩期编辑 科普小医森
130次浏览

预防奶胀及解决方法主要包括调整哺乳方式、正确排空乳汁、穿戴合适内衣、冷热敷缓解胀痛、必要时使用药物干预。奶胀通常由乳汁淤积、哺乳间隔过长、乳腺管堵塞等原因引起,可能伴随乳房胀痛、硬块、发热等症状。

1、调整哺乳方式

按需哺乳是预防奶胀的关键措施,新生儿每日哺乳次数应达到8-12次。哺乳时采用摇篮式或橄榄球式姿势,确保婴儿正确含接乳头及大部分乳晕。每次哺乳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双侧乳房交替喂养,避免单侧乳汁过度积聚。哺乳间隙可轻柔按摩乳房外围促进循环。

2、正确排空乳汁

哺乳后若仍有明显胀感,可使用电动吸奶器辅助排乳,调节至低档负压避免损伤乳腺。手法挤奶时拇指与食指呈C形置于乳晕边缘,向胸壁方向按压后对挤,注意避开乳头区域。排乳量以缓解胀痛为宜,完全排空可能刺激过量泌乳。

3、穿戴合适内衣

选择无钢圈、纯棉材质的哺乳专用内衣,罩杯需预留1-2指空间避免压迫乳腺。夜间睡眠时可暂时解除内衣束缚,但需防止乳房受压。运动时穿戴运动型哺乳内衣提供支撑,哺乳期避免穿着过紧塑身衣影响淋巴回流。

4、冷热敷缓解胀痛

哺乳前10分钟用40℃热毛巾敷乳房促进泌乳反射,注意避开乳头区域。哺乳间隙或排乳后采用冷敷,将冷藏后的卷心菜叶或冰袋包裹毛巾敷于胀痛部位15分钟,每日不超过4次。冷热交替敷法能有效减轻组织水肿,但皮肤敏感者需控制温度避免冻伤或烫伤。

5、药物干预

出现明显红肿热痛时需就医,可能需服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对于顽固性乳汁淤积,医生可能开具溴隐亭片抑制泌乳素分泌。局部可涂抹硫酸镁溶液湿敷减轻炎症,但哺乳前需彻底清洁药物残留。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医嘱,禁止自行服用退乳类药物。

日常需保持乳头清洁干燥,哺乳后涂抹羊脂膏预防皲裂。饮食避免高脂浓汤,适量增加温开水摄入。发现乳房硬块持续24小时不缓解、体温超过38.5℃或出现脓性分泌物时,应立即至乳腺外科就诊。哺乳期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催乳素分泌,建议通过冥想、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