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后怎样增加尿量

透析后增加尿量可通过控制水分摄入、调整透析方案、使用利尿药物、改善营养状态、定期监测肾功能等方式实现。尿量减少通常与残余肾功能下降、透析超滤量过多、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
透析患者需严格记录每日液体出入量,避免过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应控制在干体重的3-5%以内,建议使用有刻度的水杯,分次少量饮用。可咀嚼无糖口香糖缓解口渴感,避免高盐食物诱发口渴。
与医生沟通优化透析处方,适当降低超滤速率,采用可调钠透析模式。对于仍有残余肾功能的患者,可考虑缩短单次透析时间或减少每周透析频次。血液透析滤过模式比普通透析更有利于保护残余肾功能。
对于残余尿量大于400毫升/天的患者,医生可能处方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袢利尿剂。用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警惕低钾血症发生。中药制剂如尿毒清颗粒也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须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克优质蛋白摄入,选择鸡蛋清、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补充复合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纠正贫血可选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营养不良会加速肾功能恶化,需定期进行营养评估。
每月检测血肌酐、尿素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通过肾脏超声评估肾脏大小变化。保留的肾单位越多,产生尿液的能力越强。发现尿量突然减少需立即就医,排除泌尿系梗阻等急症。
透析患者应每日晨起测量尿量并记录,观察尿液颜色和泡沫情况。避免长时间卧床,适当进行步行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严格控制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者糖化血红蛋白需低于7%。饮食注意低磷低钾,限制加工食品摄入。定期复查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预防肾性骨病。任何增加尿量的措施都应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透析方案或滥用利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