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腰椎间盘突出的CT片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CT片的解读需重点关注椎间盘形态、神经压迫程度及骨质结构变化,主要通过观察椎间盘后缘突出程度、硬膜囊受压情况及椎管狭窄程度等指标判断病情。
正常椎间盘在CT横断面上呈均匀软组织密度,边缘光滑。腰椎间盘突出表现为椎间盘后缘局限性隆起或膨出,髓核组织突破纤维环向后方或侧后方移位。急性期可见突出物密度不均,慢性期可能伴钙化。需测量突出物基底宽度与高度,评估是否超过椎管矢状径的1/3。
观察硬膜囊是否受压变形,神经根有无移位。中央型突出多压迫硬膜囊前缘呈凹陷状,侧后方突出常使神经根受压移位。严重者可见马尾神经束受压征象,需注意突出物与神经结构的接触面积及压迫程度,这对判断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测量椎管有效矢状径,评估是否存在继发性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合并韧带肥厚、关节突增生时,可导致椎管容积显著减小。需计算椎管狭窄率,关注侧隐窝及神经根管是否受累,这些结构与下肢放射痛症状密切相关。
检查相邻椎体终板有无Modic改变,观察椎体边缘是否出现骨赘形成。慢性病例常见椎间隙高度降低、真空征等退行性改变。同时需排除椎体滑脱、椎弓峡部裂等伴随病变,这些因素可能加重神经压迫症状。
需与椎管内肿瘤、硬膜外血肿等疾病鉴别。肿瘤多表现为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可见强化;血肿密度较高且无钙化。对于不典型病例,建议结合MRI检查明确诊断,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能更清晰显示神经受压细节。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及腰部过度负重,睡眠选择硬板床。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若CT显示明显神经压迫且保守治疗无效,建议及时就诊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干预。定期复查影像学有助于动态观察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