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麻醉有什么危害

小儿静脉麻醉可能引起呼吸抑制、过敏反应、循环系统波动等不良反应,但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静脉麻醉是小儿手术常用麻醉方式,其安全性取决于麻醉医师操作规范、药物选择及个体差异等因素。
呼吸抑制是静脉麻醉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减慢。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麻醉诱导期或药物剂量偏大时,通过实时监测和辅助通气可有效控制。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术前评估呼吸道状况有助于预防。循环系统影响包括血压波动和心率变化,通常为一过性,麻醉深度调整后可恢复。低血压多见于血容量不足或药物血管扩张作用,术前禁食时间控制能降低风险。
过敏反应虽罕见但需警惕,表现为皮疹、支气管痉挛甚至过敏性休克。某些麻醉药物如丙泊酚含大豆油成分,对大豆过敏者禁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约20%-30%,与药物刺激呕吐中枢相关,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可有效预防。个别病例可能出现苏醒期躁动,与麻醉药物残留或疼痛刺激有关,适当镇痛可改善。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恶性高热和神经系统损伤,前者与遗传性肌肉代谢异常相关,需立即使用丹曲林钠抢救。
术前完善评估是降低风险的关键环节,包括过敏史询问、心肺功能检查和ASA分级。建议家长详细告知患儿用药史、家族麻醉意外史及近期呼吸道感染情况。术后应持续监测至完全清醒,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经验丰富的麻醉团队,使用儿童专用麻醉药物和剂量计算方式,可最大限度保障安全。若术后出现持续嗜睡、呼吸困难或异常哭闹,需立即联系医疗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