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和治疗

急性阑尾炎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
急性阑尾炎早期疼痛多位于上腹部或脐周,随后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并固定。疼痛可能持续加重,咳嗽或活动时加剧。患者可能因疼痛采取弯腰屈膝的体位以减轻不适。阑尾炎引起的腹痛通常无法通过普通止痛药缓解,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多数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这些症状通常在腹痛出现后发生,与炎症刺激胃肠道有关。若呕吐频繁可能导致脱水,需注意补充水分并禁食观察。
体温升高是炎症反应的常见表现,急性阑尾炎患者可能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若出现高热伴寒战,可能提示阑尾穿孔或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测量体温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但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评估。
对于早期或轻度急性阑尾炎,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控制感染。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可缓解平滑肌痉挛。药物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病情加重仍需考虑手术干预。
阑尾切除术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手术可彻底清除病灶,避免穿孔等并发症。术后需预防伤口感染,逐步恢复饮食。对于合并腹膜炎的患者,可能需留置引流管并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
急性阑尾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腹痛。术后饮食应从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恢复期间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若出现持续发热、伤口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日常注意饮食卫生,规律作息,有助于预防胃肠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