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闭塞症的症状

下肢静脉闭塞症的症状主要有下肢肿胀、皮肤色素沉着、静脉曲张、溃疡形成以及间歇性跛行。下肢静脉闭塞症通常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外伤、肿瘤压迫以及长期站立等因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接受针对性治疗。
下肢肿胀是下肢静脉闭塞症的常见症状,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下肢,导致组织液渗出。患者会感到下肢沉重、紧绷,尤其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加重。抬高患肢或休息后肿胀可暂时缓解。若肿胀持续不缓解,可能提示深静脉血栓形成,需及时就医。
皮肤色素沉着多发生在小腿下1/3处,表现为褐色或棕褐色斑片。这是由于静脉高压导致红细胞渗出,含铁血黄素沉积在皮肤所致。色素沉着初期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加重。患者可能伴有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
静脉曲张表现为下肢浅表静脉迂曲扩张,呈蚯蚓状突起。这是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液倒流导致静脉内压力增高。静脉曲张早期可能仅影响美观,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导致皮肤营养障碍。避免久站久坐、穿戴医用弹力袜有助于缓解症状。
溃疡多发生在踝关节上方,俗称"老烂腿"。这是由于长期静脉高压导致皮肤营养供应不足,轻微外伤即可引发溃疡。溃疡边缘不规则,基底有坏死组织,愈合困难且易复发。保持创面清洁、控制感染、改善静脉回流是治疗关键。
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时下肢疼痛、乏力,休息后缓解。这是由于运动时肌肉耗氧增加,但静脉回流障碍导致供血不足。疼痛多发生在小腿肌肉,严重者可影响日常活动。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避免吸烟有助于改善症状。
下肢静脉闭塞症患者应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休息时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穿戴医用弹力袜可有效减轻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压力等级。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饮食上应控制盐分摄入,避免便秘加重静脉压力。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定期复查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