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阻塞有生命危险吗

肠阻塞可能有生命危险,具体风险与梗阻程度、持续时间及是否及时治疗有关。肠阻塞是指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可能由肠粘连、肠扭转、肿瘤压迫、粪石堵塞等因素引起,常伴随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
不完全性肠阻塞或早期发现的轻度梗阻,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保守治疗通常可缓解,短期内生命风险较低。但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道缺血、坏死或穿孔,引发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完全性肠阻塞或绞窄性肠梗阻因肠道血供中断,可在短时间内进展为肠穿孔、腹膜炎,甚至多器官衰竭,死亡率显著升高。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者或婴幼儿,因代偿能力差,风险更高。
若出现持续剧烈腹痛、腹膜刺激征、高热、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表现,提示可能发生肠坏死或穿孔,需紧急手术干预。肠阻塞患者应绝对禁食,避免自行服用泻药或按摩腹部,防止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完善腹部CT、立位腹平片等检查,明确梗阻原因和程度。术后需注意营养支持,逐步恢复饮食,预防粘连性肠阻塞复发。
日常应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暴饮暴食,高纤维饮食有助于减少粪石性梗阻风险。术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调节肠道功能,但须避免滥用导泻药物。若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或反复腹痛,需定期随访,警惕粘连性肠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