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椎齿状突骨折的症状

枢椎齿状突骨折的症状主要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神经功能障碍、头痛眩晕、上肢麻木无力等。枢椎位于颈椎第二节,齿状突骨折多由外伤导致,可能影响脊髓和神经功能,需及时就医评估。
骨折后局部组织损伤会引发持续性颈部疼痛,疼痛可能向枕部或肩部放射,头部转动时加剧。患者常采取保护性体位避免颈部活动。轻症可通过颈托固定缓解,若合并脊髓压迫需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颈部主动及被动活动范围显著减小,尤其旋转功能受限明显。可能与骨折移位、周围肌肉痉挛有关。需通过颈椎CT三维重建评估骨折稳定性,不稳定骨折需采用Halo-vest支架固定或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骨折块压迫脊髓可能导致四肢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甚至瘫痪。严重者可出现排便功能障碍。急性期需使用甲钴胺片、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营养神经,合并脊髓水肿时需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治疗。
椎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引发枕部搏动性头痛和体位性眩晕,与骨折波及横突孔相关。可通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改善脑循环,配合颈动脉彩超评估血流情况。长期眩晕需排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颈神经根受压常导致单侧上肢放射性疼痛伴麻木,握力减退。早期可尝试塞来昔布胶囊消炎镇痛,配合甲钴胺分散片营养神经。保守治疗无效且肌电图显示神经损伤者需考虑手术减压。
枢椎齿状突骨折患者应绝对卧床制动,使用医用颈托保护颈椎,避免突然转头或低头动作。恢复期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等长肌力训练,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定期复查颈椎MRI观察脊髓状态,若出现新发肢体无力或感觉障碍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