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物肝脏受损了怎么办

药物性肝损伤可通过停用可疑药物、遵医嘱使用护肝药物、调整饮食结构、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住院治疗等方式改善。药物性肝损伤通常由药物毒性、个体代谢异常、药物相互作用、长期过量用药、基础肝病等因素引起。
立即停用可能导致肝损伤的药物是首要措施。常见易致肝损伤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异烟肼片、他汀类降脂药等。患者不可自行判断停药,需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调整用药方案。若必须继续治疗原发病,医生可能更换为肝毒性较低的替代药物。
医生可能开具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护肝药物。这些药物通过稳定肝细胞膜、抗炎解毒等机制促进肝修复。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与其他药物混用加重代谢负担。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
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增加燕麦、南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油炸食品及动物内脏,减少肝脏代谢压力。可适量食用蓝莓、胡萝卜等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帮助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2000毫升。
治疗期间需每1-2周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重度损伤者需监测凝血功能。若出现皮肤黄染、腹胀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复诊。慢性肝损伤者即使症状缓解,也应每3-6个月复查超声和肝功能,警惕纤维化进展。
出现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表现时需住院。医院可能采取静脉输注N-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人工肝支持系统等治疗。对于药物性急性肝衰竭,肝移植可能是最终救治手段。住院期间需绝对卧床,限制蛋白质摄入。
药物性肝损伤恢复期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服用中草药或保健品。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和大便性状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戒烟戒酒,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潜在损伤的解热镇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