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胃肠病指的是什么意思

功能性胃肠病是指一类以胃肠症状为主要表现但无明确器质性病变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障碍。功能性胃肠病可能与内脏高敏感性、胃肠动力异常、脑肠轴调节紊乱、精神心理因素、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内脏高敏感性是指胃肠对正常刺激产生过度反应的状态。患者可能对食物通过、气体蓄积等生理过程产生疼痛或不适感,常伴随焦虑情绪。可通过低FODMAP饮食减少产气食物摄入,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改善症状。医生可能开具匹维溴铵片调节平滑肌功能,或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调节胃肠动力。
胃肠动力异常包括动力过强或减弱两种类型。动力过强可能导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动力减弱则易引发便秘型症状。建议通过规律进食、腹部按摩等方式改善。临床常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促进胃肠蠕动,或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保护黏膜屏障。
脑肠轴调节紊乱指中枢神经系统与肠道神经系统互动失衡。长期压力可能通过迷走神经影响肠道功能,表现为应激后症状加重。可尝试正念减压训练,必要时医生会开具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微生态。
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与功能性胃肠病存在双向影响关系。心理应激可能加重腹痛、腹泻等症状,而慢性消化道不适又会诱发情绪问题。建议进行心理咨询,必要时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功能。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短链脂肪酸合成减少、黏膜免疫异常等问题。患者常见食物不耐受、排便不规律等症状。可通过补充发酵食品改善菌群,医生可能开具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调节微生态平衡,严重时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控制肠道炎症反应。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加重自主神经紊乱。饮食上采用少食多餐原则,限制辛辣刺激及高脂食物摄入,增加水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苹果等摄入量。建议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持续30-45分钟以改善胃肠动力。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长期使用止泻药或通便药物掩盖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