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的症状有那些

小儿麻痹症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头痛、咽痛、肢体疼痛、肌肉无力等。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儿童。
发热是小儿麻痹症早期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伴有全身不适和食欲减退。发热通常持续1-3天,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双峰热,即发热1-2天后体温下降,间隔1-3天再次升高。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
头痛多表现为前额或全头持续性胀痛,程度轻重不一,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头痛与病毒血症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有关,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家长应让患儿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强光刺激,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咽痛表现为吞咽时疼痛加重,检查可见咽部充血,部分患儿伴有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这与病毒在咽部复制和局部炎症反应有关。家长可给患儿温凉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缓解症状。
肢体疼痛多发生在发热后1-2天,表现为四肢肌肉尤其是下肢肌肉的酸痛和触痛,患儿常拒绝站立或行走。疼痛与病毒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关。家长应让患儿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可适当按摩疼痛部位,但需注意力度。
肌肉无力是疾病进展期的典型表现,多在发热后3-7天出现,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肢体弛缓性瘫痪,以下肢多见。瘫痪通常在数日内达到高峰,随后可能逐渐恢复或遗留永久性残疾。家长发现患儿出现肌力下降时应立即就医,避免移动患肢,防止继发损伤。
小儿麻痹症重在预防,目前我国已将脊髓灰质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建议家长按时带儿童接种疫苗。患儿发病期间应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防止压疮。恢复期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如发现患儿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