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怎么得的小儿麻痹症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怎么得的小儿麻痹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麻痹症通常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感染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可能导致肢体瘫痪,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1、病毒传播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被污染的水源、食物或接触感染者粪便传播。病毒进入人体后先在肠道繁殖,随后可能侵入血液和神经系统。在卫生设施不完善的地区,儿童因接触污染环境或未彻底清洗的双手而感染概率较高。感染初期可能出现发热、咽痛等类似感冒症状。

2、免疫缺失

未完成疫苗接种的儿童缺乏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保护。我国现行免疫程序要求在婴儿2、3、4月龄各接种一剂脊灰灭活疫苗,4岁时加强接种。若漏种疫苗或接种后未产生足够抗体,病毒侵入时免疫系统无法有效防御,可能发展为瘫痪型病例。

3、卫生条件差

缺乏安全饮用水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地区易发生病毒传播。病毒在污染水中可存活较长时间,通过饮用生水、食用未洗净的蔬菜水果等途径感染。改善环境卫生、规范洗手习惯可显著降低传播风险,尤其在托幼机构等儿童聚集场所需加强消毒管理。

4、免疫缺陷状态

先天性免疫缺陷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儿童感染后更易出现严重症状。这类患儿接种减毒活疫苗可能发生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因此需选择灭活疫苗。艾滋病患儿、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等高风险人群需特别注意避免接触潜在传染源。

5、年龄因素

5岁以下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且卫生意识薄弱,占病例的绝大多数。病毒侵入后主要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下肢受累更为常见。青春期后感染概率显著降低,成人病例多表现为轻微症状或无瘫痪。

预防小儿麻痹症需确保儿童按计划完成疫苗接种,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出现发热、肢体无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确诊后需隔离治疗。康复期可通过物理治疗改善运动功能,严重瘫痪患者可能需要矫形器辅助。保持环境清洁、正确处理排泄物是阻断传播的重要措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先天性泪道阻塞探通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先天性泪道阻塞探通术后需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遵医嘱用药、观察分泌物及定期复查。先天性泪道阻塞是婴幼儿常见的泪道发育异常,探通术通过机械扩张解除阻塞,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恢复效果。

1、保持眼部清洁

术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可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眼周分泌物。日常清洁时注意从内眦向外眦单向擦拭,防止细菌逆行感染。若分泌物增多或结痂,需及时清理并咨询医生。

2、避免揉眼

术后1周内禁止揉搓术眼,婴幼儿需佩戴防护手套。揉眼可能导致探通部位黏膜损伤或继发出血,影响泪道通畅性。若患儿哭闹频繁,可分散其注意力或遵医嘱使用安抚措施。

3、遵医嘱用药

常规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每日3-4次;必要时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减轻水肿。滴药前清洁双手,药瓶避免接触眼睑。若出现眼睑红肿或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就医。

4、观察分泌物

正常术后可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持续1-2天。若出现黄绿色脓性分泌物伴眼睑红肿,可能提示细菌感染;透明黏液增多伴溢泪需警惕再阻塞。记录分泌物性状变化并及时反馈医生。

5、定期复查

术后1周、1个月需复查泪道冲洗,评估通畅情况。复查前避免进食过饱,婴幼儿可采用玩具诱导配合检查。若冲洗时阻力增大或出现返流,可能需二次干预。

术后2周内避免游泳、洗浴时注意保护术眼,外出可佩戴宽檐帽减少风沙刺激。母乳喂养的母亲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术后恢复期间若发现患儿频繁擦眼、畏光或异常哭闹,应及时联系眼科专科复诊。定期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粘连或狭窄等并发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