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脏病的人被吓到了怎么办

有心脏病的人被吓到后可通过保持冷静、调整呼吸、服用急救药物、监测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心脏病患者受惊吓可能由情绪应激、交感神经兴奋、血压骤升、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原因引起。
心脏病患者受惊吓后需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持静坐或平卧,避免因慌乱加重心脏负担。家属应帮助患者脱离惊吓源,用温和语言安抚情绪,减少肾上腺素分泌。可引导患者回忆愉快场景或通过握手等肢体接触传递安全感。
指导患者用鼻缓慢深吸气4秒,屏息2秒后经口呼气6秒,循环5-10次。这种腹式呼吸能激活副交感神经,降低心率。避免过度换气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可配合轻拍背部帮助放松膈肌。呼吸训练需在发作缓解后持续练习以增强心脏耐受力。
若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可在舌下含服0.5毫克,5分钟后未缓解可重复一次。也可选用速效救心丸10-15粒舌下含服,或复方丹参滴丸10粒口服。这些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但收缩压低于90mmHg时禁用。用药后需保持坐位防体位性低血压。
观察是否出现持续胸痛、冷汗、呕吐、意识模糊等心肌梗死征兆,每5分钟测量脉搏和血压。使用智能手环监测血氧饱和度,若低于93%或心率持续超过120次/分钟提示病情危重。记录症状持续时间及变化,为后续诊疗提供依据。
症状超过20分钟未缓解或出现意识障碍时,立即呼叫急救中心。转运时保持患者半卧位,解开领口保持呼吸道通畅。急诊需做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住院期间需进行心理评估,严重焦虑者需联合心理科干预。
心脏病患者日常应避免恐怖片、高空项目等强刺激活动,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术,家中备妥急救药品并定期检查有效期。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增强心脏功能,饮食遵循低盐低脂原则,保持情绪平稳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