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吃不下饭怎么办

抑郁症患者食欲下降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少量多餐、心理干预、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改善。抑郁症可能与神经递质紊乱、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因素、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有关。
选择易消化且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如燕麦粥、蒸蛋羹、香蕉等,避免油腻或刺激性食物加重胃肠负担。将食物制作成糊状或流质,如山药泥、果蔬奶昔,降低咀嚼和吞咽难度。适当增加富含色氨酸的小米、牛奶,有助于促进血清素合成。
将每日三餐改为5-6次小份进食,每次摄入50-100克食物,减轻进食压力。可准备坚果、酸奶等健康零食随时补充。用餐时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进食时分心或情绪紧张影响食欲。
认知行为治疗可帮助患者纠正对食物的负面联想,逐步建立规律进食习惯。正念饮食训练能改善进食时的专注度,缓解焦虑引发的恶心反胃。家庭支持人员陪同进餐有助于增强安全感。
米氮平片可通过调节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受体改善食欲,盐酸氟西汀胶囊能缓解抑郁伴随的胃肠功能紊乱,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对情绪相关的消化症状有调节作用。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并监测不良反应。
短期可补充全营养配方粉或蛋白粉保证基础营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12注射液改善代谢。若体重持续下降超过基础值10%,需考虑肠内营养管饲等医学营养干预措施。
建议家属记录患者每日进食量和体重变化,用餐时保持耐心鼓励但不强迫进食。可尝试用患者既往喜爱的食物诱发食欲,餐后适当散步促进消化。若连续3天以上完全无法进食或出现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专业营养评估和抗抑郁方案调整。日常可配合轻度运动如八段锦帮助改善胃肠蠕动,但避免在情绪低落时进行高强度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