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多久

妇产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0次浏览

关键词: #产后出血 #产后

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1-2周,少数可能延迟至产后6周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至产后6周内发生的异常子宫出血,可能与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感染等因素有关。

胎盘胎膜残留是晚期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分娩时胎盘或胎膜未完全排出,残留组织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量增多,可能伴有下腹隐痛或发热。子宫复旧不良多见于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情况,子宫肌纤维收缩乏力,恶露持续时间延长,出血量时多时少。生殖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可引发黏膜充血坏死,出血常伴随脓性分泌物及下腹压痛。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或裂开,出血多突然发生且量较大,需紧急处理。凝血功能障碍如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可能表现为持续渗血,需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

产后需密切观察恶露量、颜色及气味变化,保持会阴清洁,避免过早重体力劳动。如出血量超过月经量、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或发热腹痛,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缩宫素注射液促进宫缩,头孢呋辛酯片抗感染,或行清宫术清除残留组织。哺乳有助于促进子宫收缩,饮食可适量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预防贫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