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有什么后果

关键词: #小儿
关键词: #小儿
小儿麻痹即脊髓灰质炎,可能遗留肢体瘫痪、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后遗症,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功能导致死亡。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袭神经系统。
脊髓灰质炎病毒破坏运动神经元会导致弛缓性瘫痪,以下肢不对称瘫痪最常见。患儿可能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无力、腱反射消失,严重时累及躯干肌肉。急性期需绝对卧床,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恢复期可配合针灸、电刺激等康复治疗。部分患者需使用矫形器或轮椅辅助活动。
神经支配丧失后肌肉会进行性萎缩,常见于瘫痪肢体。小腿三头肌、股四头肌等部位可能出现明显体积缩小和肌力下降。需早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防止挛缩,营养支持可补充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有助于神经修复。
长期肌力失衡易引发足下垂、膝反张等畸形。跟腱挛缩可能导致马蹄足,髋关节周围肌肉萎缩会造成骨盆倾斜。轻症可通过支具矫正,严重畸形需行跟腱延长术、肌腱转位术等矫形手术。术后需坚持康复训练维持关节活动度。
延髓受累时可能发生呼吸肌麻痹,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无力。急性期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部分患者需终身依赖呼吸机。可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进行肺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训练。
儿童期发病可能影响长骨生长,出现肢体短缩、脊柱侧弯等。双下肢长度差异超过2厘米时需穿戴矫形鞋垫,严重脊柱侧弯需手术矫正。日常应保证充足钙质摄入,补充维生素D滴剂促进骨骼发育。
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是预防关键,患者需终身随访监测心肺功能。保持规律康复训练可延缓肌肉萎缩,均衡饮食中应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摄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关节损伤,天气变化时注意瘫痪肢体保暖。家长应协助患儿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定期评估发育状况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