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斜颈是什么原因引起来的

儿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7次浏览

关键词: #斜颈 #小儿

小儿斜颈可能由先天性肌性斜颈、产伤、颈部感染、眼部问题、神经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头部向一侧倾斜、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通过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先天性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小儿斜颈最常见的原因,主要与胎儿在子宫内姿势异常或分娩时胸锁乳突肌损伤有关。患儿出生后可能出现头部向患侧倾斜、下巴转向对侧的表现,患侧颈部可触及硬块。早期可通过家长每日进行颈部被动牵拉训练改善,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胸锁乳突肌切断术。

2、产伤因素

难产过程中使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可能导致颈部肌肉或神经损伤,引发斜颈。这类患儿常伴有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等合并症。家长需观察患儿哺乳时是否出现吞咽困难、哭闹拒奶等情况,确诊后需配合医生进行康复训练,严重者需神经修复手术。

3、颈部感染

颈部淋巴结炎、咽后脓肿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刺激颈部肌肉痉挛导致斜颈。患儿多伴有发热、拒食、局部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配合热敷缓解肌肉痉挛。

4、眼部问题

先天性眼外肌麻痹、屈光不正等眼部疾病可能引发代偿性头位偏斜。这类患儿常表现为斜视、畏光、频繁揉眼等视觉异常。家长需带患儿到眼科进行视力筛查,确诊后可配戴矫正眼镜或进行眼肌手术,部分患儿斜颈症状随视力矫正可自行缓解。

5、神经系统异常

脑性瘫痪、脊髓空洞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引起肌张力异常型斜颈。这类患儿多伴有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增高或降低等表现。家长需配合医生进行营养神经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维生素B12片、甲钴胺分散片等,同时需长期坚持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

家长日常应注意观察患儿头部姿势,避免长期单侧哺乳或逗引。可定期用玩具引导患儿向患侧转头,睡眠时用毛巾卷辅助固定头部。发现颈部包块或持续歪头超过2周应及时就诊,半岁内是保守治疗黄金期。治疗后需定期复查颈部活动度,学龄期患儿应注意书包双肩交替背负,预防姿势性斜颈复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