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痛经
女性日常保健编辑
医路阳光
女性日常保健编辑
医路阳光
痛经可通过热敷、服用止痛药、调整饮食、适度运动、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痛经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收缩异常、精神压力、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原因引起。

下腹部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可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每次持续20-30分钟。热敷对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若合并发热或皮肤破损应禁用。
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萘普生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建议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服用,消化道溃疡患者需谨慎使用。严重痛经者可遵医嘱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等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
月经期应避免生冷辛辣食物,适量饮用姜茶、红糖水等温性饮品。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omega-3脂肪酸食物,减少咖啡因摄入。贫血患者可补充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

经期进行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能促进内啡肽分泌。避免游泳、仰卧起坐等增加腹压的运动。平时坚持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子宫血液循环。
艾灸关元穴、三阴交穴可温经散寒,当归芍药散、少腹逐瘀汤等方剂适合气滞血瘀型痛经。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连续调理3个月经周期以上。针灸治疗建议在经前5-7天开始。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绪波动。记录月经周期和疼痛程度有助于医生诊断。继发性痛经患者需进行妇科超声排除器质性疾病。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异常出血时应及时就诊,必要时进行腹腔镜检查。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缓解疼痛,穿着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