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应当怎么补血

新生儿编辑 健康陪伴者
158次浏览

关键词: #婴儿 #补血

婴儿补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治疗基础疾病、预防感染、定期监测血红蛋白等方式实现。婴儿贫血可能由缺铁、维生素缺乏、慢性失血、遗传性疾病或感染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

6个月以上婴儿可逐步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强化铁米粉、红肉泥、动物肝脏泥等。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需增加瘦肉、动物血制品等高铁食物摄入。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提前引入含铁辅食,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果泥帮助铁吸收。

2、补充铁剂

确诊缺铁性贫血的婴儿需遵医嘱服用铁剂,常见有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铁剂应在两餐间服用,避免与牛奶同服影响吸收。治疗期间需观察大便颜色变化及胃肠反应,疗程通常需持续2-3个月。

3、治疗基础疾病

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需进行基因检测确诊,重型患儿可能需要输血治疗。慢性消化道出血需排查牛奶蛋白过敏或肠道畸形,必要时使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反复感染导致的贫血应控制感染源,严重时可短期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

4、预防感染

定期接种疫苗减少感染概率,注意餐具消毒和手部清洁。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出现感染症状时应隔离。寄生虫感染高发地区需做好环境消杀,1岁以上幼儿可考虑预防性驱虫治疗。

5、定期监测

早产儿出生后2-4周需首次血红蛋白检测,足月儿6-9个月应进行贫血筛查。治疗期间每2-4周复查血常规,观察网织红细胞和铁代谢指标变化。生长发育迟缓或血红蛋白低于90g/L的婴儿需转诊儿科血液专科进一步评估。

家长应记录婴儿每日饮食内容和精神状态,观察有无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活动减少等表现。补铁期间可适量增加猕猴桃、草莓等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避免同时摄入浓茶、咖啡等影响铁吸收的食物。保持充足睡眠和适度户外活动,早产儿需按矫正月龄评估发育指标。若补铁治疗4周后血红蛋白未上升,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病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