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口腔疱疹怎么办

宝宝口腔疱疹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调整饮食、物理降温、使用药物、预防继发感染等方式治疗。宝宝口腔疱疹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口腔黏膜损伤、接触传染源、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
使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宝宝口腔黏膜,每日重复进行3-4次。哺乳期婴儿每次喂奶后用温开水清洁口腔,避免使用刺激性漱口水。可选用婴幼儿专用口腔清洁指套,由家长帮助清洁舌苔及颊黏膜。清洁后涂抹少量医用甘油保护创面,减轻疼痛感。
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蔬菜泥、稀释果汁等。避免酸性、坚硬或过烫食物刺激溃疡面,将食物温度控制在25-30℃。母乳喂养的宝宝可增加哺乳次数,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防呛奶嘴。每日少量多次补充水分,每次5-10毫升温开水。
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使用退热贴敷贴额头,每4小时更换一次。保持室温在24-26℃,穿着纯棉透气衣物。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或冰袋冷敷,避免引起寒战或皮肤损伤。
疱疹性口炎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疼痛明显时可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局部涂抹,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发热持续者可服用布洛芬混悬滴剂,用药间隔不少于6小时。
患儿餐具需每日煮沸消毒,玩具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家长接触宝宝前后用流动水洗手,避免亲吻宝宝面部。疱疹结痂前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托幼机构患儿应隔离治疗。恢复期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制剂,促进黏膜修复。
家长需每日检查宝宝口腔黏膜变化,记录疱疹数量及体温波动。保持居室通风换气,湿度维持在50-60%。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蛋黄、瘦肉末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避免摄入海鲜等易致敏食物。若出现拒食、嗜睡或高热惊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及病毒学检查。病程中注意观察排尿量及精神状态,预防脱水及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