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怎么治疗好得快

百日咳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免疫接种、中医调理、隔离防护等方式治疗。百日咳通常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回声等症状。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患儿宜采取半卧位,减少咳嗽发作。饮食选择易消化、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少量多餐避免呛咳。咳嗽剧烈时可饮用温蜂蜜水缓解咽喉刺激。
早期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缩短传染期,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罗红霉素颗粒、克拉霉素片等。痉咳期可遵医嘱使用镇咳祛痰药如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气道炎症。婴幼儿出现发绀时需及时氧疗。
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是核心预防手段,我国免疫规划要求3、4、5月龄各接种1剂,18-24月龄加强1剂。密切接触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服用红霉素肠溶片。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可持续5-10年,青少年及成人建议每10年加强接种。
风寒袭肺型可用止嗽散加减,含麻黄、杏仁等成分;痰热壅肺型适用桑白皮汤,含桑白皮、黄芩等。外治法包括贴敷天突穴的止咳贴,或推拿运八卦、清肺经等手法。恢复期可食用川贝炖梨、百合粥等食疗方润肺止咳。
患者需隔离至有效抗生素治疗5天后,或痉咳开始后3周。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患儿衣物、餐具需煮沸消毒,分泌物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学校等集体机构出现病例时,需开展医学观察和应急接种。
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婴幼儿需警惕窒息风险。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咳嗽发作时轻拍背部帮助排痰。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和冷空气刺激,逐步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A摄入促进黏膜修复。出现呼吸暂停、惊厥或皮下出血等重症表现时需立即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