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失调的检查项目

内分泌失调的检查项目主要有激素水平检测、影像学检查、功能试验、甲状腺功能检查和血糖检测等。
激素水平检测是诊断内分泌失调的基础方法,通过抽取静脉血测定特定激素的浓度。常见的检测包括性激素六项、皮质醇、生长激素等。性激素六项可评估卵巢或睾丸功能异常,皮质醇检测有助于诊断肾上腺疾病。检测前需遵医嘱空腹或避开月经周期特定时段,结果异常可能提示垂体、甲状腺或性腺病变。
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定位内分泌腺体异常,包括超声、CT和核磁共振。甲状腺超声可发现结节或肿大,垂体核磁共振能识别微腺瘤,肾上腺CT可评估增生或肿瘤。这些检查对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等疾病有重要价值,无创且安全性高,但部分需注射造影剂者需评估肾功能。
功能试验通过人为刺激或抑制激素分泌来评估腺体功能,如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糖尿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试验判断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用于库欣综合征鉴别,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可诊断侏儒症。此类试验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可能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甲状腺功能检查包含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等指标,可鉴别甲亢、甲减及亚临床病变。促甲状腺激素是敏感性指标,异常时需结合抗体检测判断桥本甲状腺炎或格雷夫斯病。妊娠期甲状腺功能评估尤为关键,结果异常可能影响胎儿神经发育。
血糖检测涵盖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筛查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糖耐量试验能发现早期糖代谢异常,动态血糖监测可评估血糖波动规律。长期血糖升高可能导致多饮多尿等症状,需结合胰岛素和C肽检测区分1型或2型糖尿病。
怀疑内分泌失调时应尽早就医,根据症状选择针对性检查项目。检查前需遵医嘱调整饮食和药物,避免剧烈运动干扰结果。长期熬夜、压力过大可能影响激素分泌,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内分泌系统平衡。若确诊内分泌疾病,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