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热性惊厥怎么回事

关键词: #小儿
关键词: #小儿
小儿热性惊厥可能由体温骤升、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性疾病、遗传因素、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抗惊厥药物、抗感染治疗、补液纠正电解质、密切观察等方式干预。建议家长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处理。
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较弱,发热时体温快速超过38.5摄氏度可能诱发惊厥。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目凝视等症状。家长需立即松开患儿衣领,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同时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物理降温。临床常用地西泮注射液、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等控制发作。
6个月至5岁儿童大脑抑制功能尚未成熟,发热时神经元异常放电概率较高。发作时可能出现面部青紫、牙关紧闭、短暂呼吸暂停等现象。家长需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及表现,避免强行按压肢体。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咪达唑仑口腔黏膜溶液或水合氯醛灌肠剂缓解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中耳炎等常见感染是主要诱因。患儿除发热外可伴随咳嗽、耳痛、皮疹等原发病症状。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感染药物,同时配合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治疗。
家族中有热性惊厥史的儿童发病概率较高。这类患儿可能在体温未达高热时即出现惊厥,且易反复发作。建议家长记录家族病史,提前备妥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发作间歇期可考虑口服丙戊酸钠糖浆预防复发。
高热伴随大量出汗或摄入不足可能导致低钠血症、低钙血症,加重肌肉痉挛。患儿清醒后可能出现乏力、嗜睡等表现。需及时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或口服补液盐Ⅲ,纠正同时存在的脱水情况。
日常需保持室内通风,发热期间每2小时监测体温,避免过度包裹衣物。惊厥发作终止后应给予适量温水补充水分,选择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若24小时内反复发作或单次发作超过5分钟,须立即送医排除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建议家长学习惊厥急救措施,定期接种疫苗预防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