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怎么分辨是月经

产后阴道出血可能是恶露或月经,通常通过出血时间、颜色、量及伴随症状区分。产后月经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哺乳期女性可能延迟恢复。
产后恶露是子宫蜕膜脱落排出的生理现象,早期呈鲜红色含血块,持续3-4天;随后转为淡红色浆液性恶露,持续10天左右;最后变为白色恶露,持续2-3周结束。若出血在恶露结束后再现,颜色鲜红且周期规律,多为月经复潮。哺乳会抑制排卵,纯母乳喂养者月经恢复较晚,部分女性在产后6个月甚至断奶后才恢复月经。非哺乳妈妈多在产后6-10周恢复月经。月经量通常与孕前相近,而异常出血可能呈现持续点滴状或突发大量出血。
需警惕病理情况:胎盘胎膜残留引起的出血多在产后2周内发生,出血呈暗红色伴异味;子宫复旧不良表现为淋漓不尽的淡红色出血;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可能导致突然大量出血。这些情况常伴随发热、腹痛或恶露异味,需及时就医。产后首次排卵可能早于月经来潮,即使未见月经也需注意避孕。内分泌紊乱可能导致月经周期不规律,持续3个月未恢复正常需检查激素水平。
产后保持会阴清洁,使用碘伏消毒液每日清洗;观察出血特征变化,记录出血起止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若出血超过月经最大量、持续10天以上或伴随严重腹痛,应立即就诊妇科进行超声检查和HCG检测。哺乳期女性需注意补铁,预防贫血,可适量进食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