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中医养生编辑 健康科普君
12次浏览

关键词: #中医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内服、针灸疗法、推拿按摩、食疗调理、运动导引等。骨质疏松在中医属于骨痿、骨枯范畴,多与肾精不足、脾胃虚弱、气血亏虚等因素相关。

1、中药内服

中医常用补肾填精类方剂如左归丸、右归丸改善肾虚型骨质疏松,脾虚者可选用归脾汤加减。针对气血两虚患者,八珍汤等补益气血方剂有助于改善骨代谢。需在医师辨证后使用,避免自行抓药。典型中成药包括仙灵骨葆胶囊、骨疏康颗粒、金天格胶囊等,均需严格遵医嘱服用。

2、针灸疗法

选取肾俞、命门、大杼等穴位进行温针灸,可激发阳气、强健筋骨。电针刺激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能调节内分泌功能。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可温补脾肾,每周治疗2-3次为宜。针灸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皮肤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

3、推拿按摩

采用滚法、揉法沿督脉和膀胱经推拿,配合点按肾俞、涌泉等穴位,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捏脊疗法可调节脏腑功能,但需注意骨质疏松患者避免暴力手法。建议每周2-3次专业按摩,骨折急性期禁止操作。

4、食疗调理

日常可食用黑芝麻糊、核桃仁等补肾食材,搭配山药、枸杞子炖汤。推荐黄豆排骨汤补充钙质,适量饮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温补气血。需控制盐分摄入,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钙吸收。食疗应长期坚持,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

5、运动导引

太极拳、八段锦等柔缓运动能增强骨骼应力刺激,五禽戏中的鹿戏动作可针对性强化腰部力量。建议每日练习30分钟,避免跳跃、旋转等高风险动作。水中运动对重度骨质疏松患者更为安全,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需坚持3-6个月方能显效,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骨密度。日常需保证每日晒太阳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戒烟限酒,避免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伤骨药物。若出现脊柱变形或反复骨折,应及时结合现代医学抗骨质疏松治疗。所有中医干预均须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不可轻信偏方。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