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脸上起红点怎么办

小儿发烧脸上起红点可通过物理降温、保持皮肤清洁、补充水分、观察症状变化、遵医嘱用药等方式处理。该症状可能由幼儿急疹、风疹、手足口病、药物过敏、湿疹等原因引起。
用温水擦拭患儿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可重复进行擦拭直至体温下降,同时减少衣物包裹,保持室内通风。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建议家长使用退热贴或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
用温水轻柔清洁面部红疹,避免摩擦或使用刺激性洗剂。选择纯棉柔软毛巾按压吸干水分,不可抓挠患处。家长需为患儿修剪指甲,防止抓伤引发感染。合并渗出时可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但禁止自行使用含激素药膏。
发烧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应少量多次喂食温水、母乳或口服补液盐。6个月以上幼儿可饮用稀释后的苹果汁,避免饮用含糖饮料。观察患儿尿量,若4-6小时无排尿需警惕脱水,必要时就医静脉补液。
家长需记录红疹形态、分布范围及体温变化,若出现疱疹、瘀斑或持续高热需及时就医。风疹引起的红疹多从面部蔓延至全身,手足口病常伴口腔疱疹,幼儿急疹通常热退疹出。拍摄清晰照片便于医生诊断。
病毒性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细菌感染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过敏患儿建议使用氯雷他定糖浆,合并瘙痒可用地奈德乳膏。严禁自行使用阿司匹林,避免诱发瑞氏综合征。所有药物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患儿饮食应选择小米粥、南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海鲜、鸡蛋等易致敏食物。保持每日温水沐浴,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退热后红疹通常3-5天消退,若持续一周未愈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症状,须立即前往儿科或皮肤科就诊。恢复期避免接触其他患病儿童,注意隔离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