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冷得哆嗦如何处理

孩子发烧伴随寒战(哆嗦)时需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并监测体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寒战多因体温上升期肌肉产热导致,处理方式主要有保持环境温暖、补充水分、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观察伴随症状等。
家长需将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避免冷风直吹。可给孩子加盖轻薄透气的毯子,但不宜过度包裹。寒战期间禁止使用冰敷或酒精擦浴等强降温手段,以免加重颤抖。同时检查孩子手脚温度,若冰凉可适当搓热促进血液循环。
发热会增加体液流失,家长应每15-20分钟给孩子喂食温水或口服补液盐,每次5-10毫升。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哺乳频率。若出现口唇干燥、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冰水,以免刺激胃肠道。
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且寒战缓解后,可用32-34摄氏度的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不建议使用退热贴,其局部降温效果有限且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物理降温期间需持续监测体温变化,若孩子出现畏寒反应应立即停止。
体温持续超过38.5摄氏度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给药后家长需记录用药时间,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4-6小时。禁止交替使用不同退热药,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禁用于儿童。
家长需警惕高热惊厥先兆,如眼球上翻、四肢僵直等。若寒战持续超过30分钟或体温超过40摄氏度,或出现皮疹、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6个月以下婴儿发热、发热超过72小时无缓解等情况也需急诊处理。
发热期间建议给孩子穿着纯棉透气衣物,保持每日尿量不少于6-8次。饮食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苹果泥。注意体温监测应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每2小时记录一次。若孩子退热后精神状态差或出现新发症状,仍需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