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急救程序是什么

心脏病发作时的急救程序主要有立即停止活动、拨打急救电话、保持患者安静、服用急救药物、进行心肺复苏等步骤。心脏病发作通常由冠状动脉阻塞、心肌缺血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冷汗等症状。
心脏病发作时患者需立即停止所有活动,原地休息以减少心脏耗氧量。避免走动或自行前往医院,防止病情加重。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舒适体位,解开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通畅。
第一时间拨打120等急救电话,准确描述患者症状和所在位置。在等待救护车期间持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不要擅自给患者喂食或饮水。保持电话畅通以便急救人员联系。
安抚患者情绪避免紧张焦虑,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但需注意保暖。记录症状出现时间和变化情况,为后续医疗处置提供参考。
若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可协助其舌下含服1片,5分钟后未缓解可重复1次。未确诊前勿随意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有条件的可监测血压,避免低血压风险。
当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时,立即开始胸外按压。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未经培训者可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心脏病急救后需持续心电监护,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日常应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遵医嘱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病史和用药信息,家属应学习基本急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