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儿用激素当心并发症

学龄前编辑 医学科普人
189次浏览

关键词: #肾病 #激素

肾病患儿使用激素治疗需警惕感染、骨质疏松、生长发育迟缓并发症。激素是治疗儿童肾病的常用药物,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引发多种不良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严格监测。

1、感染风险增加

激素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导致肾病患儿更容易发生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常见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患儿可能出现反复发热、咳嗽、尿频或局部红肿等症状。家长需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接触传染源,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炎症指标。若出现感染迹象应及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2、骨质疏松

长期使用激素会影响钙磷代谢,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导致骨密度下降。患儿可能出现骨痛、骨折风险增加,严重者会发生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期间需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颗粒和维生素D如胆维丁乳,适当增加日照时间。必要时可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预防骨质流失。

3、生长发育受限

激素可能干扰生长激素分泌,抑制软骨细胞增殖,导致患儿身高增长缓慢。临床表现为生长速率下降、骨龄延迟。家长需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变化,记录生长曲线。可配合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调整激素用量至最低有效剂量,保证营养摄入充足。

4、代谢紊乱

激素可能引起血糖升高、血脂异常、水钠潴留等代谢问题。患儿可能出现多饮多尿、面部浮肿、体重短期内快速增加等症状。需限制高糖高盐饮食,定期检测血糖和血脂。若出现明显糖尿病症状可使用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

5、眼部并发症

长期大剂量激素可能诱发白内障或青光眼,表现为视力下降、眼压升高。患儿可能出现视物模糊、眼胀头痛等症状。需每3-6个月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和眼底检查。若出现眼部症状应及时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

肾病患儿使用激素期间,家长应做好日常护理记录,包括服药时间、剂量和身体反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控制钠盐摄入。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以防骨折。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电解质,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出现任何异常症状都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