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怀孕后需注意母婴阻断、肝功能监测、规范产检新生儿免疫接种。主要措施包括孕期抗病毒治疗、避免羊膜腔穿刺、分娩方式选择及新生儿联合免疫。

1、母婴阻断

乙肝病毒携带者孕期需评估病毒载量,若HBV-DNA超过一定数值,妊娠晚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替诺福韦酯片或替比夫定片进行抗病毒治疗。母婴阻断可降低宫内感染概率,需定期复查病毒载量及肝功能。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完成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接种。

2、肝功能监测

妊娠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建议每1-2个月检测一次肝功能。若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需排查是否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或肝炎活动。必要时需住院治疗,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

3、规范产检

需增加产前检查频率,建议选择有传染病救治资质的医院建档。孕期需避免侵入性操作如羊膜腔穿刺,减少母婴垂直传播风险。建议进行胎儿超声检查评估发育情况,妊娠晚期需重点监测凝血功能。

4、分娩管理

剖宫产不能降低母婴传播风险,分娩方式应根据产科指征决定。产程中应减少胎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避免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新生儿娩出后需立即清理口鼻腔分泌物,减少接触污染血液的概率。

5、母乳喂养

新生儿完成联合免疫后,母亲未服用抗病毒药物且乳头无破损时可哺乳。若母亲正在服用替诺福韦酯片等药物,需评估药物对婴儿的潜在影响。哺乳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或病毒载量升高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乙肝病毒携带者孕期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限制高脂食物。保持良好心态,定期复查HBV-DNA和肝脏超声。产后42天需复查肝功能及病毒载量,持续随访至婴儿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7-8个月进行血清学检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