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的治疗方法用药

鼻窦炎可通过鼻腔冲洗、抗生素治疗、黏液溶解剂、鼻用糖皮质激素、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鼻窦炎通常由细菌感染、过敏反应、鼻腔结构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清洁鼻腔,能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黏膜水肿。每日1-2次冲洗可改善鼻塞症状,适用于轻度鼻窦炎患者。冲洗时注意水温接近体温,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不适。
细菌性鼻窦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用药前应进行细菌培养确定致病菌,疗程通常10-14天。抗生素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完成,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
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药物能降低分泌物黏稠度,促进引流。这类药物可口服或雾化吸入,适用于分泌物粘稠难排出的患者。使用期间需多饮水保持气道湿润。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能减轻黏膜炎症和水肿。需连续使用2-4周见效,适合过敏性鼻窦炎患者。长期使用需监测鼻腔黏膜状态,防止局部不良反应。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窦炎,可考虑鼻内镜手术矫正鼻中隔偏曲、扩大窦口。手术能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但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防止复发。术前需完善CT检查评估病变范围。
鼻窦炎患者日常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控制在50%-60%。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果如猕猴桃、橙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环境,擤鼻涕时注意单侧交替进行,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并发症。急性发作期可用热毛巾敷鼻促进血液循环,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有助于减轻鼻塞症状。